奥特曼爆料:GPT-5重构一切!一人顶五个团队
【导读】 GPT‑5来了,让AI第一次像「随身博士」——不只答题,更能协同完成多步骤任务。奥特曼在最新对谈中给出一份可执行的未来清单:年轻人要学什么、创业护城河怎么建、内容过载时代为何「真实人」更稀缺……
GPT-5的发布,或许不只是一场喧嚣的技术秀,更是一份冷静的未来清单。
更强的推理,更自然的多模态,更智能的协作方式,让 AI 从「工具」开始迈向「同行者」。
在播客节目中,OpenAI CEO奥特曼谈到:算力与资本的再分配,创业护城河的真正构建,甚至教育与家庭在 AI 冲击下的重新定位。
这不是一段热闹宣言,而是一份可执行的未来清单。
这次播客的主持人Nikhil Kamath也不简单:
高中辍学,如今身家为26亿美元,与兄弟尼廷一同入选了《福布斯》2024年印度100大富豪榜。
用户超40万的MedialApp联合创始人、《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入选人Harsh Dwivedi整理了播客的核心内容:
奥特曼:AI时代三大建议
体验过GPT-5后再回到旧模型,奥特曼会感觉「非常痛苦」,因为在几乎所有方面,旧模型都表现得更差。
GPT-5是一体化模型,也就是说用户无需选择模型,它可自动适应任务。
在流畅度、深度、可靠性及多步骤任务处理等方面,GPT-5的能力显著提高。
奥特曼直言:相比GPT-4,GPT-5感觉像口袋里的随时可求助的博士。
总之,奥特曼认为GPT-5是次更大的飞跃,而AI在塑造未来:
有了AI工具为你开挂,一个25岁的年轻人所能达成的成就,可能超过历史上任何同龄人。
而这一切的背后,最关键的是具有「AI原生」思维,即凡事都要思考如何用AI工具解决。
真正精通AI、用AI工具思考一切,将是最大的时代杠杆。奥特曼认为类似于他年轻时学习编程的重要性。
对这一代年轻人而言,当前最重要的技能是熟练掌握AI工具。
无论你想创业、当程序员,还是想进入其他行业,大模型让一个人利用这些AI工具、只要拥有了好点子,就会有将其付诸实践的能力。
奥特曼认为GPT-5让个人创业成为可能:
利用GPT-5来帮你更高效地编写产品软件、处理售后服务、制定营销和沟通计划、审阅法律文件等等。
所有这些事情过去都需要很多人和大量的专业知识才能完成,而现在你可以利用GPT-5来帮你做这一切,这真是太棒了。
AI时代具体学些什么呢?
奥特曼认为最重要企鹅具体事情就是学习真正熟练掌握使用新的AI工具。
学习本身就有价值,而学会学习是一种元技能,会让人终生受益,无论你学的是专业,但对工具的熟练使用非常重要。
在今日瞬息万变的世界,要学习的第二项通用技能是学会如何适应和保持韧性。
而如果选择创业,最重要的可能是:学会理解人们想要什么。
19岁时,奥特曼从斯坦福大学退学,开始创业。
2011年,他加入了创业加速器Y Combinator,并在2014年到2019年担任总裁。
在成立OpenAI之前,Y Combinator创始人Paul Graham的一句话让奥特曼感触颇深,那就是
做人们想要的东西(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
这一点看似很容易,但很多创业者虽然很努力,但却始终找不到那关键的钥匙。
那问题来了:到底要怎么学会适应和改变并更快地学习AI工具?有什么路径吗?
奥特曼认为:「现在有了大模型,便可以快速试错。」
而且在快速创建小型软件方面,GPT-5做得相当出色。生活中遇到小问题,可以用它快速创建一个软件,快速解决问题。
但这并不是终点,在这个变化巨大的世界上,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正如奥特曼常言道:「没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自认聪明,自认为知道用户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会带来糟糕的决策。」
拥有开放的心态,好奇心,愿意根据新数据适应并改变主意,奥特曼认为这很重要。
奥特曼的自我认知
2009年,Y Combinator创始人Paul Graham谈到了五位需要关注的创始人,即乔布斯、TJ Rodgers、拉里和谢尔盖、Paul Buchheit、奥特曼。
当时奥特曼只有19岁,初出茅庐,而史蒂夫·乔布斯、拉里和谢尔盖等人早已成名。为什么当时的奥特曼能和这些人相提并论?奥特曼有什么与生俱来的技能,如此与众不同?
奥特曼当时就像一个天真的年轻人,并不真正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这不是假谦虚。
他认为:「现在,自己做的一些事的确令人印象深刻。但19岁时的自我认知非常不确定,而且非常不起眼。」
如果明天的世界将成为某种AI王国,Nikhil Kamath相信奥特曼绝对是某种意义上「君主」。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写道:
君主可能被视为仁慈、忠诚、人道、坦率、虔诚,但最重要的是表面上拥有这些品质。
在最近的多次采访中,奥特曼反复说他自己并不可怕,多次用了「虔诚」、「谦逊」之类的词。
主持人想知道:「这种谦逊的形象,是适合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还是你正在步入的世界?」
奥特曼不确定它对哪一个世界合适。
当19岁的时候,他假设那些运营那些科技巨头的人真的什么都搞清楚了。房间里都是成年人,各有分工,公司运营良好,没有太多戏剧性的事情,一切都在成年人的掌控之中。
现在,轮到奥特曼成为房间里的成年人了。他认为没有人有计划,没有人真的让一切顺利运行。每个人,或者至少是他,都是一边走一边摸索。
至少,他只是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埋头工作。
他认为:「每个人都在一边做一边摸索。每个人都在工作中学习。」
这不是他在假装谦虚。他认为世界就是这样运行的。
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没有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拥有那种开放的心态,以及那种好奇心和愿意适应新数据并改变想法的意愿,奥特曼认为超级重要。
就像OpenAI有多少次自以为知道某事,却被现实多次打脸,而OpenAI一个优势就是当这种情况发生时,OpenAI会及时调整。
也许,还有其他成功的方法。
比如,虚张声势是有效的,但奥特曼近距离观察过的创始人中,最好的那一批都更像是那种快速学习和适应的风格。
评价大模型智力水平的新方法
在接下来的访谈中,奥特曼提出了一个新的评估大模型智力水平的指标,不同于发布会时说大模型具有了博士水平。奥特曼提出的新指标更加强调时间水平。
奥特曼说道:对于那些人类只需要几秒到几分钟的任务,例如模式识别,回忆看到的知识,当前大多数大模型都能很不错的完成任务。
但在提出问题或处理人类也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处理的问题上,大模型肯定还没有接近人类的表现水平。
例如,在数学方面,LLM从数分钟级进步到数小时级别的智能
几年前,大模型能解答 需人类专家用数分钟完成 的题目。
最近,GPT-5等大模型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了金牌水平。
而竞赛中的问题,大约每一个需要一个半小时方能完成。
因此我们可以说,大模型能够模拟人类思考时间范围已经从几分钟提升到了一个半小时。
而要证明一个重要的新数学定理可能需要一千个小时。人类专家需要一千小时才能解决的问题,AI什么时候能解决?
大家不妨预测一下,反正当今的大模型完全做不到。所以,这是AI无法做到的另一个维度。
不过,也不必对于AI取代人类过于担心。
奥特曼说:「尽管AI在智力上可能超越人类,但人类对真实人际关系的渴望是根深蒂固的。我们会继续关心真实的人。」
例如,一个更聪明的AI播客主持人,很可能不会比一个真实的人类主持人更受欢迎。
在一个拥有无限AI内容的世界里,成为一个真实的人的价值会增加。
真实的人确实会犯错,因此说句有些开玩笑的话:
未来变得更愚蠢会比变得更聪明更新颖。
也许,这就是我们与真实的人联系的一部分。
未来的AI要提供全天候的服务
现在,在大模型之上构建的「套壳应用」(wrappers)有很多,那像那样的封装应用会发生什么,它会在某个时候被模型本身的创新所淘汰吗?
奥特曼认为视情况而定。
他的主要观点是仅仅使用AI本身,并不能创造具有护城河的业务。
在每一次技术繁荣中,你都能看到一点大众的错误观念:
只因用了新技术就可绕过商业规律。
这从来都不是真的。
创业者总是必须将使用新技术带来的优势转化为持久的、创造了真实价值的业务。这有点像与时间赛跑。
所以,创业者绝对可以用AI构建一个惊人的东西,但然后必须围绕它构建一个真正的、具有防御力的层。
在访谈的结尾,奥特曼还提到了他对当下AI相关应用的期待,即实时在线,主动触发。
奥特曼说:「你真地希望AI拥有尽可能多的上下文,且主动为你做事。」
一台计算机或一部手机,它要么是开着,要么是关着。要么在你的口袋里或在你手上,要么你在使用它。
但你可能希望AI能一直像伴侣一样陪伴你一整天,以不同的方式提醒你。
当它能帮你做点什么,或者当有真正重要的事情你需要知道,或者帮助你想起你早些时候说过需要做的事情,它会主动提出帮助而等非你开口。只是当前计算机的形态,不太适合这一点。
未来的AI需要超越手机「开/关」二元状态的环境感知型硬件(如可穿戴设备、环境传感器),以实现全天候、主动的「AI伴侣」体验。
参考资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fOaZIGJ_gs
https://www.paulgraham.com/5founders.html
声明:本文转载自新智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社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建议,若有版权等问题,点击这里。

游客
- 鸟过留鸣,人过留评。
- 和谐社区,和谐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