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 CEO 纳德拉:电力短缺成 AI 算力扩张新瓶颈,大量芯片闲置在仓库里

2025-11-02 发布 · 浏览26次 · 点赞0次 · 收藏0次

11 月 2 日消息,微软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近期在 BG2 播客中表示,尽管市场对 AI 芯片的需求持续高涨,但微软当前面临的并非算力过剩,而是数据中心的供电和物理空间已接近极限,导致大量 AI 芯片只能滞留在库存中,无法“通电运行”。

这一表态揭示了一个新兴行业困境:即便英伟达等厂商持续交付高性能 AI 芯片,科技巨头也难以将其全部投入使用。此前,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曾指出,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行业不会出现算力过剩。纳德拉认为,当前真正的瓶颈并非芯片供应,而在于“电力供给”。

纳德拉指出:“归根结底,长期趋势是什么?正如山姆(Sam Altman)所说,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算力过剩,而是电力短缺。如果你无法提供足够的电力,那么即使拥有大量芯片,也只能让它们闲置在仓库里。这正是我今天面临的问题 —— 并非芯片供应不足,而是缺乏可以接入的‘温节点’(warm shells),即具备足够供电和冷却能力的机架空间。”

显然,这场算力基础设施的竞赛已进入新阶段:像微软这样的企业,其数据中心已达到容纳新硬件的物理与能源极限。

据了解,以英伟达为例,其机架级系统每一代都在大幅提升功耗密度。从安培(Ampere)架构到下一代 Kyber 机架设计,单机架热设计功耗(TDP)预计将激增 100 倍。随着 AI 模型规模遵循指数级扩展规律,芯片制造商不断推进架构创新,整个行业终将遭遇基础设施瓶颈:能源网络无法支撑数据中心的进一步扩张。

纳德拉的言论表明,这种“能耗-算力”约束已非理论预测,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多位业内专家已就此发出警告,但目前针对能源基础设施升级的努力仍显不足。

那么,电力短缺是否会导致英伟达芯片滞销?对此,纳德拉回应称,短期内需求难以准确预估,将高度依赖于供应链的整体进展。但他也暗示,若能源瓶颈持续存在,即便有订单,也可能因无法部署而影响实际采购决策。

微软 CEO 纳德拉:电力短缺成 AI 算力扩张新瓶颈,大量芯片闲置在仓库里 - AI 资讯 - 资讯 - AI 中文社区

声明:本文转载自IT 之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社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建议,若有版权等问题,点击这里。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我方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点赞(0) 收藏(0)
0条评论
珍惜第一个评论,它能得到比较好的回应。
评论

游客
登录后再评论
  • 鸟过留鸣,人过留评。
  • 和谐社区,和谐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