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迷信大模型!吴恩达亲授AI秘籍:小模型+边缘计算=财富密码

2025-10-30 发布 · 浏览30次 · 点赞0次 · 收藏0次

【导读】吴恩达指出,当下大模型的卷生卷死,谁是赢家不重要。关键的是谁能构建可信的AI应用,谁才能成为真正塑造未来之人,顺便成为下一个通过AI财富自由者。

AI创业的真机遇不在「更大」,而在「更聪明」!

当巨头们在百亿美金的赛道上比拼模型参数时,真正的创业机会正在另一端悄然爆发——智能体的时代,正在打开。

这是AI世界的「中小企业革命」:它不追求通用智能的神话,而是用成千上万个专注、可靠、懂业务的智能体,去啃下那些不起眼却极其值钱的现实问题。

AI创业:机会在智能体!

模型越大越好?投入越多越好?AI界的竞争,真的是这么朴实无华?

如果真是这样,那AI就不适合创业。

但除了做大模型,更大的机会在于使用工具去解决各行各业的实际问题,也就是所谓的智能体。


目前, AI智能体市场约为51亿美元,预计到 2032 年将增至 691 亿美元,7 年增长约17倍。

智能体会将任务其分解为一系列更小、更易于管理的子任务。它制定战略计划,逐步执行,并在过程中进行调整,模拟高级人类推理。

智能体会用多组提示词+知识库,再联动外部工具,如搜索引擎、代码执行等。

智能体还能对大模型输出的结果进行自我批评。通过对「这是最好的方法吗?这能更准确吗?我遗漏了什么?」等问题自问自答、反复迭代的自我纠正,极大地提升了输出的质量和可靠性。


对于准备进入 AI 领域的创业者,必须明白:智能体的优势在于「专业化」。

大厂试图用单一模型包打天下,而多智能体中每个智能体只负责中一部分工作。

如何为智能体分配不同的角色,让小型、廉价的模型集体工作时超越像GPT-5这样的价格昂贵的标准模型,从而在特定领域降本增效——

这就是创业者能带来的价值增量。

不去追求AGI,

要用AI解决日常问题

科技界热衷于追求通用人工智能(AGI)。

这一追求消耗了数十亿美元的研究资金,并引发了无数的媒体炒作。吴恩达对此的建议是忽略它。

对于想进入AI界的创业者,最好期待AGI不会出现,因为AGI的出现意味着所有公司解雇所有知识型员工。


若这一天真的到来,自然也没了创业者的生存空间。

而当前AI领域之所以需要创业者,是因为当今每个行业都存在大量「无聊」、缺乏魅力但极具商业价值的难题。

创业公司应当专注于可衡量的成果,例如自动化文档处理、优化能源消耗、提高医疗诊断准确性以及简化制造流程。

这些应用不会登上头条,但它们通过提高效率、减少错误和降低成本,创造了数十亿的价值。这就是现在在人工智能领域真正赚钱的地方。

创业者要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批判性审视工作过程反复出现是每一步流程,看看有哪些重复的、数据密集型的工作消耗了最多的人力?哪些流程最容易出错?这些都是你的目标。

构建或部署解决这些特定、高成本问题的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投资回报是直接、可衡量且巨大的。

在此过程中,创业者不必从头开发模型,而是要秉持「拿来主义」,积极探索和实验领先,且成本只有专有模型十分之一的开源模型,无论其来源如何。通过构建这些成本效益高且快速改进的基础,初创公司可以以更低的烧钱速度运营,更快地推出产品,并超越那些陷入昂贵专有模型的巨头。

关注小模型的边缘计算

当前,大多数大模型都在云端运行.

然而,吴恩达指出,随着小模型性能的增加,以及硬件价格的降低,未来将会见到更多的小尺寸模型,以及更多的模型在本地运行。

小模型的市场总量,将会从2022 年的9.3亿美元增长到2032 年的 54.5 亿美元;而边缘计算的市场,预计将在2028年达到3780亿美元。


边缘计算使得更多涉及隐私数据的应用变成可能。

例如,创业者可以开发一款手机app,实时分析用户的语音及使用数据,据此检测诸如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症等的早期迹象,而所有数据都安全地存储在本地设备上,从而让用户方向使用。

在制造业中,创业者可在摄像头上增加多模态模型,让用户可以输入提示词,从而即时识别用户关心的微小的缺陷。

而在零售业中,创业者可以开发可供租赁的导购机器人去替代推销人员,接受商家定制的机器人通过观察用户的行为,选择潜在用户发送赠品,并将商家关注的私有用户数据保存在本地。

边缘计算+小模型之所以可行,是因为现有的基础设施已经完善,数十亿的智能手机及物联网作为计算设备,本身已经存在。

这些设备零延迟,零云成本和极致的隐私保护。

创业者要做的只是利用好这三个优势,通过优化小模型在特定领域的性能,构建一个个小而美的应用。

随着模型变得越来越小、同时性能越来越强大。

对AI领域的创业者而言,护城河不该是技术本身。

当下,人人都可以下载开源模型并部署。创业企业的真正不可取代之处在于提供给用户可信任感。

创业者不需要教育客户自己的技术有多先进,而是要想办法说服客户需要信任你开发的AI。

于此同时,监管机构也不再接受黑盒系统;他们要求可解释和透明的模型。

当模型本身不再稀缺,真正的竞争优势来自值得信赖的AI应用。

那些发展最快的公司不仅仅是在部署更多模型;它们在部署经过验证、监控和适当管理的模型。只有致力于构建可靠和透明系统的承诺,才能持久地保住领先地位。

关注军民两用的应用场景

2025年2月,吴恩达发表了暴论「我很高兴谷歌改变了其对AI武器的立场」。


不过,这样的言论也并非无的放矢,AI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已成为一个关键、不可避免且充满创新的爆炸性领域。

尽管自主武器充满伦理风险,但现实是「军事 AI 淘金热」已经拉开序幕。这不仅仅局限于涉及生死的武器。

吴恩达自己的投资组合公司正在开发自主无人机,它们通过在灾区进行快速侦察来拯救生命,并为偏远部队提供安全的后勤保障。这可视为一种军民两用的应用场景。

除此之外,AI 驱动的智能安防,例如威胁检测、复杂硬件的预测性维护、军事仿真和培训,以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后勤优化。全球各国政*的投资正在涌入,为能够提供强大、可靠和尖端 AI 解决方案的初创公司创造了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

企业家应调查「军民两用」技术。

为优化商业供应链而设计的AI系统,可以适应军事物流。用于工业检查的计算机视觉模型,可以重新用于海军舰艇的设备维护。

关键在于构建既适用于民用又适用于国防部门的基础技术,从而开辟一个庞大、资金充足的庞大市场。但许多人因胆怯而不愿进入。

远见即财富,洞见即机遇

以上几点,便是吴恩达对AI创业者给出的几点实用建议,这些指导从当前的技术出发,具有可操作性。

遵照这些建议,用AI创业并活下来,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当下的现实。

如果你有远见、能洞察世界发展趋势,未来触手可及。

未来的AI财富,不属于那些拥有最大GPU集群的人,而属于懂得用最小模型解决最具体问题的人。

在巨头的阴影之外,是创业者的黄金边界——他们让智能真正落地,让信任成为新的护城河。

AI不再是技术的战争,而是执行与洞察的竞赛。胜者,将是那些在「巨浪之下」仍能稳稳立足的智能体造梦者。

参考资料:

https://www.reddit.com/r/AgentsOfAI/comments/1nogqpy/andrew_ng_the_ai_arms_race_is_over_agentic_ai/

https://aiquantumcomputing.substack.com/p/the-ai-oracle-has-spoken-andrew-ngs

别再迷信大模型!吴恩达亲授AI秘籍:小模型+边缘计算=财富密码 - AI 资讯 - 资讯 - AI 中文社区

声明:本文转载自新智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社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建议,若有版权等问题,点击这里。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我方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点赞(0) 收藏(0)
0条评论
珍惜第一个评论,它能得到比较好的回应。
评论

游客
登录后再评论
  • 鸟过留鸣,人过留评。
  • 和谐社区,和谐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