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互联网泡沫惨17倍!AI裁员潮上万科学家下一站在哪里?

2025-11-23 发布 · 浏览14次 · 点赞0次 · 收藏0次

【导读】近日,《Nature》一篇文章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若AI泡沫破裂,OpenAI、谷歌等AI公司的科学家将流向哪里?该文章认为他们或将重回学术界,或将创办AI科技公司,过程中虽然伴随着裁员与震荡,但从长期看可能促成AI人才与技术溢出到其它领域。

提起AI泡沫,人们会很自然联想到2000年前后的那场互联网技术泡沫。

从经济规模来看,AI泡沫可能会比互联网泡沫惨烈17倍!

这一数字,源自目前AI的投资规模为2000年代初互联网泡沫破裂前,互联网公司投资规模的17倍。

以英伟达为例,其4.6万亿美元的市值仅次于美国、中国和德国的GDP,已经超过了日本、印度、英国等国家。

与如此惊人的估值相对应的是,到目前为止AI并没有让人看到多少真正能够落地的价值。

根据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一份报告,近80%使用AI的公司发现,它对利润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经过多年炒作和投资飙升之后,人工智能技术的热潮开始显露出吃紧的迹象。

许多金融分析师现在都认同存在一个AI泡沫,有些人还推测,这个泡沫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最终破裂。

对这项技术实用性和财务可行性的质疑,正在让分析师和投资者认为,一场崩盘正在逼近。

就连OpenAI CEO奥特曼以及谷歌DeepMind CEO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也认为,当前的AI有些泡沫化。

他们认为那些仅靠「几个人和一个想法」「几乎什么都没有」的项目,在种子轮可以估值数十亿美元,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如果AI泡沫真的来临,那些OpenAI和谷歌的顶级大脑会流向哪里?

这将会如何影响AI研究,以及那些推动研究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技术泡沫破裂的影响

一些分析师表示,AI市场的崩溃,可能会比互联网泡沫破裂更具灾难性。

那场冲击抹去了超过5万亿美元的股市价值,并仅在科技行业就造成了数十万人的失业。

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经济学家兼历史学家John Turner说,就像之前其他科技泡沫一样,互联网泡沫破裂对计算机科学研究产生了长期影响,但也并非全是坏事。

虽然很多技能高度娴熟的电子工程师和计算机科学家,在这场互联网泡沫破裂中失去了工作,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人数也急剧下滑,但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发表量却持续逐年增长。


马里兰大学学院公园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 in College Park)的经济学家Brent Goldfarb表示,如果AI泡沫破裂,AI研究人员和开发者也会面临类似的裁员。

他认为受影响最大的是一大批一窝蜂涌上AI热潮的初创公司,比如跟风推出会议记录、「AI科学家」等AI应用的公司。

而OpenAI、谷歌、英伟达以及其他主要AI公司「很可能会活下来」。

这些公司最不可能做的事情就是砍掉自己的科学核心,因为这才是通往未来的路径。

当然,崩盘也不全是坏事。

Turner认为,那些因此换工作的顶尖科学家,也会把创新带进其他行业。

他以1896年的英国自行车行业崩盘为例,摩托车、汽车、莱特兄弟的飞机,这些发明都可以把源头追溯回更早的自行车泡沫。

同样的,19世纪的铁路狂潮为人类留下了铁路,正如互联网泡沫最终给社会留下了互联网一样。

被「解放」的研究人员

目前,在AI领域,无论投资规模还是论文发表量,科技行业都远远超过学术界。

背后原因是美国科技行业雇佣了几乎70%的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博士毕业生数量,远远超过学术界。

一些研究者将此称为「AI人才外流(AI brain drain)」,认为这会让探索性的科学研究被商业利益边缘化。

这导致了在各类基准测试榜单上名列前茅的最大AI模型中,有90%都是由产业界开发的。


「如果我是OpenAI的一名AI研究员,我为什么要去大学?在那儿我的工资可能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Goldfarb表示。

那么,在AI崩盘之后,这些行业裁员会不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把更多研究者推向学术岗位?

Goldfarb认为AI研究人员回到学术界,对培养未来一代会是好事,但问题是这些回流到学界的AI研究人员数量是否足以让大学重新成为AI研究的主阵地。

以2022年和2023年的科技行业裁员规模为例,这是自互联网泡沫以来最严重的,但几乎没有迹象表明,这对学术界的AI研究产生了影响。

马里兰大学的现代科技史学家David Kirsch表示,这些从AI崩盘中被「解放」出来的人才,可能更倾向于去打造那些对整个社会更有价值的工具,比如像蛋白质折叠软件AlphaFold这样的项目。

以Periodic Labs这家初创公司为例,它的联合创始人Liam Fedus曾任OpenAI研究副总裁,参与过大型语言模型、Agent系统。

另一位联合创始人Ekin Dogus Cubuk曾在谷歌DeepMind领导材料科学与化学团队。

Periodic Labs的目标是将「AI +自动化实验室」带入物理与化学科学研究中,从而以比传统科研更快、更系统的方式推动新材料和新物理发现。

同样,图灵奖得主,Meta首席科学家Yann LeCun也表示将在年底离职,创立专注于世界模型的初创公司。

这些从科技公司离职的科学家们,将会去攻克那些历史上极具挑战性的难题。在Kirsch看来,目前,这样的趋势已现端倪。

无论AI泡沫会带来什么,投入其中的资金和人力资源都会把创新扩散到科技行业之外的其他领域。

不确定的是,这些创新扩散会带来什么样的具体后果。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3776-0

秒追ASI

⭐点赞、转发、在看一键三连⭐

点亮星标,锁定极速推送!

比互联网泡沫惨17倍!AI裁员潮上万科学家下一站在哪里? - AI 资讯 - 资讯 - AI 中文社区

声明:本文转载自新智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社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建议,若有版权等问题,点击这里。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我方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点赞(0) 收藏(0)
0条评论
珍惜第一个评论,它能得到比较好的回应。
评论

游客
登录后再评论
  • 鸟过留鸣,人过留评。
  • 和谐社区,和谐点评。